“若问古今这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也未曾想到吧,自己的一句话,让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了千年。


「只看」一词,让洛阳成为了古城中的独一,


中国人心中的朱砂痣,再也抹不去。



常言道,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


有的时候觉得,洛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自己置身城中去感受。


有的时候又觉得,洛阳值得我们为她一写再写,付出多少奔赴与赞美,都是不够的。



你看,去年中秋时分,应天门夜晚的歌舞与灯光,城墙与烟火,亭台与楼阁,是何其般配,何其闪耀。



说起洛阳,总是想起华夏文明,想起千年古都。


都说“盛世文明凝聚于西安,乱世文明则凝聚于洛阳。”


但在中国,却没有哪座城市像洛阳一样,曾以“中国”二字作为自己的别称,西安也没有。



她是“九州腹地”,她是“十省通衢”,她是武则天倾心的“神都洛阳”。


天授二年正月,武则天在洛阳的宫殿里正式称帝,把东都改成神都,便再也没回过长安。



“依河洛而王天下”

“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


因为位置的优越,四周有关山险隘,进可攻退可守,自西夏始,洛阳就是多个王朝的理想帝都。


以天下之中的姿态,孕育着华夏文明,谱写出半部中国史。



说起洛阳,总是想起丝绸之路,想起世事变迁。


丝绸之路的佛教东传,在洛阳缔造出一座辉煌庙宇。


东郊白马寺里,旺盛香火至今不衰。


高僧工匠在洛阳留下恢弘石刻,他们自西域而来,在洛阳造梦,一梦就是一生。



那个时候的洛阳,白天处处可见古刹,夜晚时时可闻梵音,佛教信徒成千上万,多么热闹的人间胜景。


但她毕竟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地,后来又被践踏和毁灭。这座城无数人曾放火纵烧,“烧得洛阳撕心裂肺”。



如今的洛阳,曾经的繁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余韵却再也无法被抹灭。


在这里的旅行,真真是“城中一日,历经千年”。脚下驻足之地,或许依然是帝都昔日衣袂京尘的大道。


梦里,洛阳山河依旧。



说起洛阳,总是想起繁花,想起牡丹。


四月的洛阳,是一定要去一次的。


那时,城内有随处可见的“海”,花的海。


除了牡丹花,还有八重樱、红叶李、棣棠花、玉兰花……



洛阳牡丹着实是美的。


那花瓣层层叠叠,花体硕大,花开时雍容华美,充满富贵气,又有几分娇憨。


有人说:“以前未去洛阳上学时,觉得牡丹花美的俗,然而到了洛阳,看到大片大片的牡丹开花时,才觉得美得惊艳。”



在往年,每年清明前后的牡丹花会,都会引得国内外的游客纷纷赶至洛城,造势一年比一年大。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只有你也亲眼见过才明白,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诗句,而是最美的洛阳春色。